点击进群,掌握更多高考升学资讯>>>>高三群 648962469;高二群 102441380;高一群 89582399
升空教育基于大数据算法推出估分选大学系统,点击此处即可进行测试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释放出重磅信息,我国决定新增交叉学科作为新的学科门类,集成电路将成为一级学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推进着中国高校大力布局新学科建设。近年来,学科升级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设立新的一级学科的呼声也从未停息。集成电路专业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一级学科;国务院发布发展规划,表示正在积极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从原有的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一级学科,意味着此学科将会备受国家和高校重视,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将会得到更多的资源。
它们有可能成为新的一级学科
集成电路
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已成为实现科技强国、产业强国的关键标志。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中的数据表明,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总需求量是72万人,截止2017年年底,现有人才总数是40万人。而残酷的事实是,目前每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总供给数量大概在3万人左右。可以估算出,到2021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依然接近30万人,因此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依然较大。
可以看出,在我国高校的体制下,成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会极大促进集成电路这一细分领域在现有体系下的话语权,同时能够促进资源的整合。
高校动态:
2020年10月22日,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联合企业、高校等共同为成立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为满足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而建立。
集成电路是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当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级学科。那么,集成电路的水平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水平息息相关,我国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实力最强的高校有哪些?
电子科学与技术优势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人工智能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我们正在积极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建设。”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彼时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谈及上述《规划》时称。
根据高盛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我国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巨大。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业者数量和科技公司研发团队规模,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从学科设置上看,在美国、英国等人工智能发展高地,著名院校大多设有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而在中国,人工智能专业多分散于计算机和自动化等学科。在接受采访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放春认为,由于人工智能在我国不是一级学科,导致其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散落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学时占比也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问题,影响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
不过值得期待的是,中国正在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曾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通过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
高校动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从文件统计结果显示,新增备案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科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共有180所高校新增。
人工智能专业首批35所高校: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湖南工程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行星科学
2018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正式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提出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与会专家一致建议中国科学院大学牵头建设行星科学一级学科。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1次会议评审通过了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培育工作的申请,此后,行星科学的学科建设,正式开始。
行星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建设是推动我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和行星科学强国的重要基础。探索、完善行星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符合国家战略发展和前沿科学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对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的科研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有强大的助力。
高校动态: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英才班班主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校设立的全国首个行星科学领域的本科班(以下简称英才班)已完成组班,21位学生将于2021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始上课。行星科学学科建设是推动我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和行星科学强国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完善的行星科学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应急管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教授结合近年调查研究和思考,提出建议设立“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郑鈜介绍,应急管理学科专业设置较为混杂。例如,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涉及应急管理的本科专业有7个,其中“应急技术与管理”属于工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应急管理”属于管理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火灾勘查”等属于工学的“公安技术类”,“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属于理学的“地球物理学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印发的文件显示,应急管理将作为管理学中公共管理的二级学科招收研究生。
“这就带来一个显著问题——公共管理这个一级学科在应急管理领域的专业基础不强,对广泛存在于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中的应急管理知识难以对接和容纳,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复杂严峻的应急管理实践需求。”郑鈜说。
郑鈜认为,随着全社会对应急管理的内涵认识日益加深,对应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当对应急管理学科进行科学定位。
鉴于应急管理涉及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现有一级学科不能涵盖的独特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要求,郑鈜建议,将“应急管理”作为“融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组成部分,列为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旅游管理等并列的一级学科。
同时,在应急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可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与技术、应急科学与工程、应急救援与指挥、应急信息安全与管理、应急法规与政策、应急产业管理等二级学科,探索建设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多领域专门知识和较系统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海洋经济管理
2020年8月,教育部在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设置‘海洋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的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拟于2020年启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届时会将相关建议提交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目前,全国共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硕士点15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硕士点12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支持有关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区域经济和自身发展需要在相关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海洋经济管理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拟于2020年启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届时会将相关建议提交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量子科学与技术
据2020年9月消息,根据中科大研究生院官网公示信息显示,中科大将再新增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科大将新增设立人工智能一级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和量子科学与技术一级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但这两个学位点均为自主审核增列,授权层次包括博士和硕士。
中共中央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列举出的几大前沿科技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被放在了前三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重要性上的优先级。
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一个已经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成为一级学科,另一个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制定学科建设方案,推动建设,期待量子信息有关的学科也能受到更多的关注。
四川冠博升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下简称升空教育),是西南片区成立最早的升学规划指导机构之一,也是率先引进ISO9001“高中生升学咨询服务”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机构。我们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高考志愿填报、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数民族预科、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中生学情管理、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规划等项目,全方位多渠道为高中学子量身定制升学规划。公司以“诚信负责、质量为本、勤学精进、开拓创新”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帮助万余名学子实现学业梦想。
扫一扫微信咨询专家
电话咨询:
成都:028-68834610
绵阳:0816-6336002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咨询
扫一扫,在线咨询
申明:本网站数据来自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招生考试报》、《高考指南》、高校招生杂志社、四川教育发布、招生考试信息网ZK789及其他网络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请放心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预约咨询,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